時間:2009.05.09
地點:花蓮, 七星潭, 七星柴魚博物館, 11號公路, 慶修院

 

四年後,又再度回到這個美麗的海岸線,不趕行程,只想好好聆聽花蓮的聲音,但還是不能忘了吃!

從台北到花蓮開了三個半小時的車,九號蘇花公路真是個考驗耐性的一條路,終於到達了第一站,隱藏在小巷中的炸彈蔥油餅,顧名思義就是把蛋直接打進油鍋,再蓋上一片蔥油餅,蛋是我最愛的半生不熟,吃一個剛好。
相片251.jpg相片247.jpg

 

公正街的包子店,我喜歡小龍包的皮很有彈性,蒸餃雖然不錯吃,但蒸籠看起來有點濃稠...,最近發現吃東西時,就只有不錯吃跟難吃二種感覺,很難感到有驚豔的feeling,看來以後吃東西要多嘗試一些不曾點過的菜色了。
相片253.jpg相片252.jpg

 

填飽肚子後就前往第一個景點,七星柴魚博物館,如果想找博物館的路線,千萬別去官方網站,因為跟本沒放怎麼去的路線圖,這件事讓我一直耿耿於懷,怎麼有那麼大牌的博物館啊,竟然在交通資訊放公路局,航空站的超連結而已,搞什麼東東。柴博館原本真的是一間製作柴魚加工的工廠,柴魚其實就是鏗魚,身上有條紋,市面上看到的烹大師調味料就有這種口味,館內的怖置還挺用心的,詳細的介紹以前柴魚製作的過程以及舊器具的展示,也學到置網捕魚的知識,不過因為館內無法攝影,只好貼食物的照片啦,當天有日本廚師達達西桑在現場表演稻燒鏗魚,就是用特殊的三刀流刀法將魚肉骨分離後,以二節方式切好放上烤網,再用乾稻草將其烤至五分熟,就完成了稻燒生魚片了,一盤要價一百五十大洋,二話不說馬上就要了一盤來嘗鮮,魚肉吃起來很新鮮,沒有任何腥味,肉質甜美,是道佳餚,一盤大概六片魚肉,第一張照片就是達達西桑啦。
CIMG0042.JPG相片260.jpg

 

離開柴博館都已經六點多了,但外頭天空仍然明亮,到了附近的七星潭,景色依舊是那麼美麗,像片被熨斗燙過的海面,把衣服脫光後,ㄜ...是把鞋子脫掉後,就開始打起水瓢,事後看了照片發現還真像個丟了工作的失意男
相片265.jpgCIMG0085.JPG 

 

看完月出後,就繼續出發品嘗當地小吃了,海埔蚵仔煎是間老店,吃起來就跟一般的蚵仔煎差不多,沒有特別好吃,姑且歸類在不錯吃這邊,只不過附近不好停車,幸好我有銳利的眼睛加上高超的路邊停車技術,這點小問題成不了氣候,吃完後走路到附近的液香吃扁食,個人不喜歡肉饀的口感,所以抱歉了,你不好吃,之後又走路到附近的廟口紅茶,很妙的是這間店跟7-11的營業時間是一樣的,裡頭賣的是古早味的飲品及小點,像是紅茶、杏仁茶、花生湯等等,紅茶是從二樓的冷藏庫直接接管子下來,開關一打開就有紅茶流出,不過個人覺得紅茶有點甜,本人耐甜度不高,所以抱歉了,你不好喝
相片285.jpg相片289.jpg相片290.jpg

 

買完廟口紅茶就準備回到海邊的民宿去啦,到花蓮住在海邊真的很棒,頂樓還有觀星台,在上面照了一些夜景,還可以看到月光映射在海中央,另外該週末是母親節,跟我預期的沒錯,沒什麼人到花蓮,整條11號公路都沒什麼車,於是我就開始大喇喇的站在馬路中間拍起照片,真是過癮啊。
CIMG0113.JPG相片310.jpg

 

第二天早上一醒來,我還以為我到了夏威夷了(雖然我不知道夏威夷長什麼樣子),超美的啦。
相片322.jpg相片320.jpg

 

跟民宿老闆借了腳踏車沿著11號公路往海洋公園騎,看著沿途的風景直呼,Formosa! (當然是在心理吶喊)

相片331.jpg相片328.jpg

 

Check out之後就前往吉安鄉的慶修院去了,慶修院是個三級古蹟,花蓮的吉安鄉在日據時代是大批日本人移民的主要據點。吉安鄉早期是阿美族聚居之地,原本名為『七腳川』,在阿美族語裡就是『柴薪很多的地方』。為了提供一個讓日人移民安定的力量,也為了傳教,一位名為川端滿二的長者,於是決定在此籌建屬日本真言宗高野派的『吉野布教所』,即現今的『慶修院』。慶修院在當時除了是日人的精神信仰中心外,並具備了醫療所、課堂室及喪葬法事服務處等多種功能。裡面放了超多的地藏王像,每個神像似乎都有不同的duty。

相片349.jpg相片352.jpg相片362.jpg

 

二天實在是不夠玩,美麗的海岸線令人流連忘返,有機會還要再來喔。
相片370.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cot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