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開始只留下自已的試做心得及體會,因為做錯而失敗的心得才是比較需要記錄下來的,成功的食譜在網路就很容易查的到。
製作此派最主要的二個地方就是千層酥皮以及內餡,內餡應該沒什麼難度,而酥皮必須有耐心急不得;桿二回最好放至冰箱至少30分鐘,目的有二,其一是讓麵團放鬆,除了下次容易再桿開,也不會因為麵團太緊張而蠻桿造成破皮,其二是讓奶油回硬而不至於太軟甚至融化而漏出麵團,最後變成千層"不"酥皮。
我失敗幾次所得到的最關鍵,就是一個"鬆"字
目前分類:recette (8)
- Jan 02 Sat 2016 15:00
國王派 La galette des rois
- Dec 01 Tue 2015 23:06
洋梨塔 La tarte Bourdaloue
洋梨塔的正名其實是布魯耶爾(Bourdaloue)塔,雖然我不知道為什麼網路上寫的音譯會這樣就是,因為唸起來比較像是布河達魯。
這是一道經典的巴黎甜點,在1850年於巴黎一條甜點街Bourdaloue被創造出來而以此為甜點命名,當初在巴黎時完全不知道有這麼一條所謂的甜點街,不過用google map看街景,除了一間麵包點以外好像沒看到其它像是賣甜點的店。
- Nov 30 Mon 2015 09:01
燉菜 La Ratatouille
這道料理曾經出現在迪士尼與皮克斯動畫合作的料理鼠王當中,說穿了它就是個蔬菜大雜煲,剛好最近應該是台灣產櫛瓜的季節,一般大賣場像是家樂福或是楓康能看到它的蹤影,這道菜的發源是在法國的Nice(尼斯)和Provençal(普羅旺斯)地區,正統作法其實只是把所有的材料燉到軟,不用像照片那樣切片排盤,只是增加美觀而已。
"Rata"這個字首其實是來自軍隊裡的俚語,音思是混合綠色豆子,馬鈴薯,肉還有麵包的菜餚,準備起來簡單快速。現今,Ratatouille是以茄子,蕃茄,櫛瓜,甜椒,洋芹,紅蘿蔔,洋蔥所燉煮而成。
- Oct 21 Wed 2015 17:00
蘋果塔 tarte aux pommes (第二次試做)
- Oct 19 Mon 2015 00:01
貝果 bagel
2015.10.19 製作心得
- 配方沒變,麵團分成4顆,每顆125 g,成品胖胖的看起來較可愛,
- 在網路上學到,奶油要等麵粉成團後再加下去揉進麵團中,不知其中道理是什麼
- 在網路上看到,麵包機揉的麵團做出成品後,沒有手揉的口感來的好,這次假會用手揉了15分鐘,但因為沒有適合的操作平台,只能在盤子上揉無法摔打,揉不出光滑麵團,最後又丟回麵包機讓它攪,想要一張矽膠揉麵墊
2015.10.18 製作心得
- Oct 18 Sun 2015 00:30
甜麵團 pâte sucrée
食材:
- 130 g 低筋麵粉
- 65 g 奶油 (粉一半)
- 15 g 砂糖 (原始食譜35 g 糖粉) 自已要吃不加應該也沒差,而且砂糖比糖粉甜度高所以減量
- 1顆 蛋黃
- 10 c.c. 牛奶(但我覺得可增至15至20 c.c.)
- 1 小搓鹽
步驟:
(若是用砂糖,那麼蛋液跟砂糖先打融化)
- 奶油跟糖粉先混合,用打蛋器打蓬鬆
- 加入蛋黃打勻(蛋白留著等一下用)
- 低粉過篩跟鹽拌勻(懶的話就免了)
- 加入麵粉及鹽
- 用刮刀或手掌壓一壓混合,講究一點再蕊一蕊
- 弄成扁圓用保鮮膜包起放冷藏30分鐘,等下好捍
- 捍麵團前預熱烤箱180度(我們家要用200)
- 取出塔皮捍圓放烤盤,若要假會捏花邊也是可以的
- 用叉子將塔皮戳洞,上面放一張烘焙紙,倒入有重量的東西如米,豆,重石防止塔受熱凸起(blind bake)
- 入烤箱20分鐘,取出,塔面刷蛋白再回烤10分鐘,可避免餡料倒入時將塔皮弄濕軟
食譜來源
- Oct 17 Sat 2015 11:00
風乾蕃茄 les tomates séchées
- Oct 16 Fri 2015 08:44
鹹麵團 pâte brisée
中文有時候很難翻譯,在網路或書上常見翻譯為塔皮或是派皮,但稱它為鹹麵團好像貼切一點
2015.10.15 製作檢討
- 混合低筋40g高筋100g
- 蛋下去後先拌到麵團乾乾再加水會比較好操作以及拿捏水份,畢竟各牌麵粉吸水量不同
- 這次水只有下一咪咪,不會太黏手,很好
2015.10.14 製作檢討
- 沒有中筋粉,用低高筋各一半混合
- 水一次加太多,結果很黏手,下次水要一點一點慢慢放,只要能成團就好了
- 由於第2點的失誤,太過緊張補了麵粉後過度揉麵團,盲烤時縮了不少
材料份量約8吋派盤:
- 130g 中筋麵粉
- 65g 無鹽奶油(麵粉的一半),切2公分方丁或著你爽快的大小先放至冷凍
- 1顆 冰涼雞蛋
- 1/4t 鹽
- 2T 冰水(不一定要全加,能把麵粉成團的程度即可)
- 蛋液少許,塗抹表面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