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上手沖個咖啡,吃個原味優格配水果,加上火腿奶油蝴蝶麵,或是歐姆蛋,或是長棍抹terrine,悠哉悠哉看一下當天要去哪個區域才出門;在home ma家的時候早餐都是麵包抹果醬再喝個茶或咖啡,這跟我對早餐二字的定義實在相去甚遠,有時真的很想起鍋做個歐母蛋或是左宗棠雞當早餐,不過還是別在別人家的地盤撒野免得被趕走。

le marché de la Bastille巴士底市集,巴黎的大市集之一,起床時還期待著能夠看見各式蔬果攤,肉攤,海鮮攤,還有起司攤,然後在踏出門的前1分鐘下起了雨這樣,可能是下雨也可能是因為暑假關係,感覺出來擺的攤子沒有很多,有點小失望,因為天陰陰加上沒什麼店開,實在沒什麼興緻把相機拿出來拍。在法國這段期間也去過不少當地市場,攤販們都會把每一樣商品的名稱及價格標示的很清楚,而且大多乾淨無臭味,非常喜歡逛傳統市場,那是一種在地文化的聚集,還有食材情報的探聽來源。

巴士底市集也有一些小吃攤,這攤布列塔尼(可麗餅發源地)小吃的老闆在別人的網誌裡有被介紹過,說是很熱情,不過他太忙了,所以就給另一個小哥服務

菜單上看到crêpe表示甜口味的,大多是抹果醬,餅皮Q軟,若要吃鹹口味的就要選寫著galette底下的項目,口感較脆,不過濕掉了之後還是會變軟,點了香腸加炒洋蔥(上圖下方中間那鍋),洋蔥炒的很甜,粉好粗,然後這個小哥在包可麗餅時,香腸一直掉到地上,然後什麼也沒補給我這樣對嗎?

成品長這樣,咬了幾口因為怕被雨滴而放進塑膠袋是個錯

東西看起來很吸引人,買了個小盒的海鮮燉飯,有點兒鹹,米心硬早有耳聞,只不過沒想到那~摸~硬~而且沒吃到什麼海鮮的料耶,是老闆嫌我買太小盒然後都不挖海鮮料進去還是...?

離開法國的前一天,參觀了傳說中的Les Galeries Lafayette拉法葉百貨,順便買個生日禮物稿賞自已,見識到中國來的遊客真的多,多到幾乎每一櫃都會至少有一個服務人員會中文,每間名店排隊的臉孔幾乎都是亞洲人。買完之後走往門口的路上,原本想說奇怪這區的人怎麼都一副很自以為是的樣子,下巴抬的老高,不甘示弱想說輸人不輸陣,輸陣就拍跨民,把頭抬高差不多60度角,然後真相大白,原來他們是在看這個華麗一族的屋頂還有金碧輝煌的樓層,原來是我誤會了




其實我這個人購物慾很低,一切都是從有沒有需要,有沒有必要,來決定要不要買,走在路上經過這間賣各式各樣法式芥末醬的百年老店Maille(在法國好像隨便就有百年以上的什麼什麼什麼這樣),看到廚窗寫著Moutardes雙腳就不自覺的轉進去,然後刷完卡東西沒拿就轉身離開,還被帥哥店員說,是人都會犯這個毛病,他也常這樣,只能說他是個很會安慰人的好人,而我是個初老症頭發作的老人


網路上看到說加尼葉歌劇院裡面有養蜜蜂,而且還生產蜂蜜,想說帶個幾罐回台灣,從歌劇院前面走到後面又從後面走到前面還有紀念品店,就是沒看到有賣蜂蜜,有人知道到底在哪兒買的到嗎?

某天晚上挑了一間百年餐廳來吃,1896年就開始營業至今,這間是在巴黎住了五十幾年的讓-弗朗索瓦介紹的,價格平實而且傳統的法式料理,因為法國人用餐時間較晚,我大概下午6點多就像個大爺一樣從中庭入口走到餐廳入口再無痛被分配到座位上,這裡大部份是4人座,而且被告知人多時會有其他人一起坐,我個人倒是很喜歡這樣所以無妨,右邊坐了一對會講法文的比利時夫妻,左邊坐了一對法國情侶,女生是在法國出生長大的中國人會講中文,一句簡單的Bon appétit就能把大家的距離拉近,法文破歸破還是靠簡單的句子加拼湊單字聊了起來,也許是紅酒賜給我的神奇能力。

廳餐的其中一個特色就是服務生大多有一些歲月的痕跡寫在臉上,但我卻很喜歡,他們經驗老道,懂的跟客人互動,根本是服務生界的LV好嗎;點菜時,他們會把項目直接寫在桌紙上,然後吃的差不多時就過來你桌上算數學告訴你等下要付多少錢,吃東西時若能加上一點傳統文化當調味那就更美味了你說是唄。


原本想吃油封鴨,但實在是怕吃不完那麼多肉肉所以點了鱒魚,上菜時間大概只有5分鐘,應該是批次先烤好的,其實沒有很嫰,anyway,哥吃的是傳統不是魚

前菜吃烤蝸牛喔,應該就只有很簡單的橄欖油,黑楜椒,洋香菜碎跟一點鹽下去烤,個人覺得還不錯吃,再用附的法國麵包把油擦一擦吃掉,yum yum

剛進來時餐廳內一隅,座位的上方有黃金架子可以放個人物品

吃完準備離開時爆滿的座位

差不多晚上八點左右,已經排隊從進中庭的走廊到外面轉角了,這間餐廳不能預約也算是一件好事,第一不會有旅行團來(應該吧),第二台灣人一般用餐時間在這裡等於是提前他們二小時所以不會有太多人,缺點就是有點吵以及沒有空調很熱


以下為戰利品展示

絕對買不到一模一樣的手工果醬,左邊二罐分別是櫻桃(照他們說法這不算果醬)及無花果來自讓-佛朗索瓦家,右邊則是旅行第18天住的民宿老闆贈送的草莓果醬

 法式芥末醬,上面那瓶是無花果口味

來自南法的手工餅乾,盒子很漂亮,若不是受限於行李只有馬鞍袋,應該會把所有空盒都買一個回來

對!沒了,就這樣

離開法國的前一天過了晚上12點電話就會終止,撥了電話向home ma以及讓-弗朗索瓦道別,講到後來眼框泛淚聲音哽咽,他們是很好又善良的人,緣份真的奇妙,近三個月前我還只是個1萬公里外,完全不同文化不同世界的人,現在卻有一條線把我們彼此連在一起,希望有朝一日可以再回去拜訪他們,換哥做台灣菜給他們吃。

最後一天搬單車跟行李到公車站,雖然只有幾百公尺,汗己經滴的稀哩澕拉,對於整場旅行的記憶開始有些模糊,而坐在Roissy巴士上看著三個月前剛抵達時來過的路雖像昨天一樣,但卻是完全不一樣的心情。哇塞!我真的自已一個人在法國生活了近三個月,現在要回家了,下次再回來是熟悉感而不是陌生。


三個月的旅行說長也沒有很長,只是滿足一下自已躲在心裡已久的冒險靈魂

一個人旅行難嗎?至少拖了四年時間才去實踐,所以難在下定決心出發

一個人旅行危險嗎?這取決於怎麼讓自已相對安全,沒有一個地方是絕對安全,即使是你家沙發

一個人旅行孤單嗎?相信我,一個人旅行時絕對不會只有一個人,除非你把其它人擋在心門外

一個人長途旅行,你會學到如何調整自已,思考什麼是適合的,什麼是需要的,而人生也應該要是。

一個人長途旅行,所有事情都要自已來,計劃行程、規劃路線、尋求幫助、找住宿、打理三餐、洗衣服、與人交際,隨時隨地隨情況應變

辭職去旅行一點都不浪漫也沒什麼好說嘴,重點在於有想做的事,然後起身實踐,回來還是得面對接下來的人生,只是你對週遭事情的看法甚至對自已或許會有一些改變

有些人問我辭掉七年的工作不可惜嗎,我覺得可惜的是沒有早點出發,因為時間跟青春是一旦花掉就賺不回來的東西。

It is better to act and repent than not to act and regret. By Niccolo Machiavelli

au revoir, la France, bonjour, Taïwan。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cot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