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人家的地盤,好歹也要去跟地主打個招呼,於是就前往北海道第一個被建造的北海道神宮,在那之前會先經過圓山公園。搭東西線地鐵到了円山站,出了2號出口看到的景像,地面有些結冰但不甚滿意,然而天空很清澈,就像我現在的夢一樣。


地鐵站內有點舊,天花板有不少區塊在漏水,但是人們用了很棒的方法將滴水處的水像照片裡那樣,用塑膠布接水再經過軟管子導流到放在牆邊的桶子中,既整齊又不會對走路的人造成阻礙或是被打翻的危險。

Scot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月的台灣有時熱的像夏天一般,有一天夢到熱的受不了而到了北海道避暑,夢境很真實,所以趕快寫下來,以免忘記。

那是個早班的飛機,預計搭5:31的統聯客運,但因為前一班的車子空位還很多,就被邀請上車。雖然回國時提早出關還是得等行李,不過排隊總是令人感到不耐,7:00到達機場之後就去辦了快速通關,在台灣出入關都能用,若在趕飛機急著要入關時,這應該是個救命丸。


夢裡在機上睡了一覺醒來之後就到新千歲機場,先到JR的案內所買了車票就坐火車一路顛到札幌,火車內部有點懷舊感,聽說日本人很注重肖相隱私,就沒拿相機出來拍照了,在巨大的地底迷宮繞了好一陣子,才找到要想要的出口,出站之後沒有想像中的冷,而我的鼻子在緯度較高的乾燥國家通常都會感到很爽。在觀光案內所找一些資訊,有些地圖還蠻可愛的,日本真的很會把東西弄的很卡娃夷。

Scot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洋梨塔的正名其實是布魯耶爾(Bourdaloue)塔,雖然我不知道為什麼網路上寫的音譯會這樣就是,因為唸起來比較像是布河達魯。

這是一道經典的巴黎甜點,在1850年於巴黎一條甜點街Bourdaloue被創造出來而以此為甜點命名,當初在巴黎時完全不知道有這麼一條所謂的甜點街,不過用google map看街景,除了一間麵包點以外好像沒看到其它像是賣甜點的店。

Scot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道料理曾經出現在迪士尼與皮克斯動畫合作的料理鼠王當中,說穿了它就是個蔬菜大雜煲,剛好最近應該是台灣產櫛瓜的季節,一般大賣場像是家樂福或是楓康能看到它的蹤影,這道菜的發源是在法國的Nice(尼斯)和Provençal(普羅旺斯)地區,正統作法其實只是把所有的材料燉到軟,不用像照片那樣切片排盤,只是增加美觀而已。

"Rata"這個字首其實是來自軍隊裡的俚語,音思是混合綠色豆子,馬鈴薯,肉還有麵包的菜餚,準備起來簡單快速。現今,Ratatouille是以茄子,蕃茄,櫛瓜,甜椒,洋芹,紅蘿蔔,洋蔥所燉煮而成。

Scot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蘋果塔有三部份

1. 塔皮(甜麵團
2. 蘋果餡料
3. 塔面蘋果薄片

Scot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5.10.19 製作心得

  1. 配方沒變,麵團分成4顆,每顆125 g,成品胖胖的看起來較可愛,
  2. 在網路上學到,奶油要等麵粉成團後再加下去揉進麵團中,不知其中道理是什麼
  3. 在網路上看到,麵包機揉的麵團做出成品後,沒有手揉的口感來的好,這次假會用手揉了15分鐘,但因為沒有適合的操作平台,只能在盤子上揉無法摔打,揉不出光滑麵團,最後又丟回麵包機讓它攪,想要一張矽膠揉麵墊

2015.10.18 製作心得

Scot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食材:
  1. 130 g 低筋麵粉 
  2.  65 g 奶油 (粉一半)
  3. 15 g 砂糖 (原始食譜35 g 糖粉) 自已要吃不加應該也沒差,而且砂糖比糖粉甜度高所以減量
  4. 1顆 蛋黃
  5. 10 c.c. 牛奶(但我覺得可增至15至20 c.c.)
  6. 1 小搓鹽 
步驟:
(若是用砂糖,那麼蛋液跟砂糖先打融化)
  1. 奶油跟糖粉先混合,用打蛋器打蓬鬆
  2. 加入蛋黃打勻(蛋白留著等一下用)
  3. 低粉過篩跟鹽拌勻(懶的話就免了)
  4. 加入麵粉及鹽
  5. 用刮刀或手掌壓一壓混合,講究一點再蕊一蕊
  6. 弄成扁圓用保鮮膜包起放冷藏30分鐘,等下好捍
  7. 捍麵團前預熱烤箱180度(我們家要用200)
  8. 取出塔皮捍圓放烤盤,若要假會捏花邊也是可以的
  9. 用叉子將塔皮戳洞,上面放一張烘焙紙,倒入有重量的東西如米,豆,重石防止塔受熱凸起(blind bake)
  10. 入烤箱20分鐘,取出,塔面刷蛋白再回烤10分鐘,可避免餡料倒入時將塔皮弄濕軟

食譜來源

Scot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